来源:江南在线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5-04-03 01:30:10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联合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编制《好住房技术导则(试行)》《好小区技术导则(试行)》《好社区技术导则(试行)》《好城区技术导则(试行)》,构建了完善的“四好建设”技术体系,旨在为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和技术指引。
明确标准,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四好建设”系列标准针对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个方面,围绕“绿色、低碳、智能、安全”及“宜居、韧性、智慧、人文”等维度,按照可感知、可量化、可操作的原则,共设计了18个一级指标、56个二级指标,为“四好”建设提供技术引领和技术支撑。其中好房子聚焦健康舒适、绿色低碳、智能便捷、安全耐久、和谐美好等方面,完善住房功能,优化住房性能,全方面提升住房品质。好小区聚焦健康宜居、安全韧性、绿色低碳、智慧便捷、和谐美好等方面,强调全龄友好设计,系统化防灾减灾设计,构建一体化智能服务平台。好社区、好城区聚焦宜居、韧性、智慧、人文等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韧性智慧、精细治理的建设理念。
关注体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四好建设”系列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和指标要求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从建筑质量高、居住体验好的好房子,到基础设施完善、物业服务优化的好小区,再到治理水平提升、文化活动丰富、服务体系健全的好社区,最后到规划布局合理、公共服务完善的好城区。“四好建设”系列标准不仅致力于通过完善硬件设施、提供配套服务等方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还注重通过构建和睦的邻里关系、提供对特殊人群的关爱支持、营造温馨的社区环境等方式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引领方向,指导行业未来发展。“四好建设”系列标准的出台,有利于房地产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一是推动提高房屋的品质。“四好建设”系列标准从建筑层高、电梯、隔音、绿色、智能、无障碍等方面入手,对建筑标准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不但能够引导建筑企业通过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建造成本,提高建造效率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还能令其更看重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工作,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物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和居住舒适度。二是促进优化产业体系。“四好建设”系列标准对小区和社区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市场发展的新趋势,房地产企业将更看重配套设施建设和物业服务的品质,更加重视房屋后期的运营、管理。这种观念的转变将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重心由开发建设向提供服务转移,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守正创新,笃行不怠。“四好建设”系列标准坚守建筑安全与品质衡量准则、遵循城市发展规律,顺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趋势,对传统住房开发、社区建设、城市规划理念与城市发展模式进行更新,在此基础上设计形成了一套面向美好生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建设标准。下一步,将基于系列标准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建立完善“四好建设”系列标准体系,推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四季有景、推窗见绿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城市。去年冬天,芜湖市在神山公园种下37种、30万株郁金香,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生长和精心养护,形成绚丽多彩的花海景观。
近年来,景德镇通过对御窑厂遗址和周边108条老里弄、明清窑作群以及近现代陶瓷工业遗产的更新改造,由老城区改造向文化创意产业、旅游服务业转型,使陶阳里历史城区既有“书卷气”,更有“烟火气”。
3月17日,习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调研,和乡亲们围坐一起,聊家常、话振兴。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和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在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近年来,上海、贵州、湖北等地推动社区植物园建设,利用点状、块状、带状等灵活用地,通过种植和维护特色观赏植物、乡土植物等各类植物,融合自然科普、人文美学、公益服务等多元价值,在家门口打造集休闲、观赏、科普和社区参与于一体的自然场域生态空间。
3月27日,2025年湖北省城镇供水安全保障培训及高新科技展在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北建院”)真正开始启动。本次培训活动为期两天,由湖北建院、湖北省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主办,武汉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既济人力资源分公司承办。
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全部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有你家吗?
健全治理体系 加强全过程管理 加快建立建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全国城市建筑垃圾治理工作现场会在广州召开